"清水浊泥难夺志,自开自落自怡然"

 

 

欢迎访问快哉风先生的个人诗词网站

 

小炒之二

 

 

(入城诗草)

 

 

建国三十五周年二首(之二)(1984年9月27日)

 

三十五年岁月新,二毛无奈苦相侵。

诗情付与排云鹤,报国单存赤子心。

 

 

 

 

 

水调歌头(1984年10月12日)

 

遣闷凭栏望,愁与水云长。

中兴气象堪画,何事自神伤。蛛网东牵西布,

蜂蝶南飞北窜,蛇蚁自家忙。人事诚难料,天物也荒唐。读诗书,

修德性,炼肝肠。平生有愧,无力除恶负炎黄。不惯随人俯仰,不屑廷

争面折,独自赏孤芳。漫诵新裁句,袖手看穹苍。

 

 

 

 

 

自乐(1984年10月18日)

 

烟酒成交岁月赊,无端近日又思茶。

棋牌未损吟诗趣,赚得豪情两鬓华。

 

 

 

 

 

无题(1984年11月5日)

 

元元思革弊,吏治最宜先。

擢拔凭调舌,才能仗胁肩。

奉公囊鼓鼓,克己腹便便。

皓首犹尸位,论贤不让贤。

 

 

 

 

 

题盆菊二首(1984年11月8日)

 

 

 

为谢园丁苦植培,小盆曲折按时开。

孤居静处缘天性,一任春红着意猜。

 

 

 

谢过园丁自萎摧,何须俗眼骂愚呆。

他年若有重开日,再与群芳一处栽。

 

 

 

 

 

寄袁中毅(1985年12月)

 

雪飘梅绽苦寒催,心具形存势不回。

雏燕不知丰羽未,新桃今又满园栽。

 

 

 

 

 

读《琵琶行》(1985年12月11日)

 

秋入吴江水月寒,蒹葭蒲柳斗风残。

可怜司马青衫湿,岂为琵琶感谪官?

 

 

 

 

 

登岳阳楼三首(1986年11月4日)

 

 

 

乘兴驱车入岳州,不辞劳苦访名楼。

巫峡潇湘归眼底,空怀文正乐而忧。

 

 

 

千载名楼千里游,君山木落洞庭秋。

古今南往北来客,此地缘何特一留。

 

 

 

巴陵胜状已阑珊,名相名文千载间。

为问风光何处觅,岳阳楼上望君山。

 

 

 

 

 

偶感(1986年11月20日)

 

过来道路不须哀,草木荣枯亦快哉。

信马不知临绝壁,猛回头处见云开。

 

 

 

 

 

送友人(1986年12月10日)

 

叶落归根任自然,风飘花絮亦由天。

劝君收住临歧泪,班马长鸣待着鞭。

 

 

 

 

 

雪无题(1989年12月28日)

 

十二月朔,大雪纷飞,应学生陈晓东之请作。

爱雪当须重雪情,飘飘万点向余倾。

偶因心里一犹豫,诗兴来时却乍停。

 

 

 

 

 

初游小雷山(1990年3月31日)

 

 

一入山

 

雷山今始作春游,花气袭人涧水幽。

何必匡庐方是景,一丘一壑自风流。

 

 

二点将台

 

巨石团团一覆盆,下临千仞入云根。

一声长啸松风起,可是当年万马奔?

 

 

三石松

 

一枝斜出石崖间,惹得游人仰面看。

阅尽沧桑人未识,倩谁写去作奇观。

 

 

 

 

 

临江仙(为一九九零年毕业学生作)

 

(1990年6月30日)

 

节序匆匆三载阔,想来万事平常。

读书识字作文章,几回辜负了,秋月与春阳。

尽道前程如锦绣,还宜细细思量。

须知歧路可亡羊。蟾宫当斫桂,我亦仰清光。

 

 

 

 

 

咏夜来香(1990年8月8日)

 

小园幽径自芬芳,禀性偏教爱晚妆。

不与春花争丽日,几人能解夜来香。

 

 

 

 

 

读李相淦自选诗(1990年12月6日)

 

常感歌诗个性摧,千人一面实堪哀。

起衰济溺须时日,眼界当从此处开。

 

 

 

 

 

大冶诗联学会成立寄语(1990年12月15日)

 

寄言盛会与群贤,事业当如不老泉。

若是蓬茅腾烈火,争如榾柮悄无烟。

 

 

 

 

 

庚午年第二个立春日(1991年2月4日)

 

昨宵寒气重,蓦地起春风。

大地犹枯色,中心已嫩红。

清心吟瘦竹,练意抚孤松。

不意梅花落,今朝兴自浓。

 

 

 

 

 

庚午除夕(1991年2月15日,春节)

 

爆竹催年紧,歌声入夜稀。

写诗寻旧梦,投笔听荒鸡。

今夕为何夕,羊蹄逐马蹄。

邻钟闻五响,自笑未忘机。

 

 

 

 

 

船过西塞山(1991年3月24日)

 

回看黄石港,西塞不留行。

才唱歌头句,平生水上情。

云翻天地狭,雨过五湖清。

隔岸呼蓑笠,渔灯几点明。

 

 

 

 

 

西江月(船行江上)(1991年3月24日)

 

黄石乘流东下,前程遥认芜湖。

淡烟疏柳总模糊。石岸沙堤飞度。

西塞山前肥鳜,鄱阳口外二姑。

别来借问近何如?我自非渔非贾。

 

 

 

 

 

西江月(安徽和县小村)(1991年3月25日)

 

细柳村边未合,春风浅草池塘。

茅檐配合短泥墙。门外高挑草幌。

才听一声犬吠,嫣然探出红装。

殷勤问客去何方,两片秋波荡漾。

 

 

 

 

 

车过东关(1991年3月25日)

 

车摇人晃上东关,雾合烟封咫尺间。

只觉乾坤如卵大,安知尘世有危艰。

 

 

 

 

 

由合肥乘飞机至武昌空中作(1991年3月30日)

 

青云直上三千尺,碧海今为万里行。

下界苍茫曾住我,前途旷阔似骑鲸。

武昌柳向天边绿,一路风从脚后生。

回望合肥何处是,烟波浩渺隔蓬瀛。

 

 

 

 

 

读小雷山诗词封面有感(1991年7月29日)

 

平生已惯伴烟萝,未许轻狂猜意过。

一自周郎题咏后,人间从此品评多。

 

 

 

 

 

向黄山一路游去十五首(1991年8月8-12日)

 

 

过鄱阳湖口(8月8日)

 

船载车车车载人,船行水上水如春。

鄱阳岂是风波地?舟子时呼慎立身。

 

 

彭泽望小孤山(8月8日)

 

彭泽飞车过,小孤依旧青。

婷婷江上望,千载有馀情。

 

 

黄昏望九华山(8月8日)

 

远望奇峰透剑芒,红云紫雾一炉香。

金光缕缕灵光闪,道是霞光是佛光。

 

 

游九华山(8月9日)

 

峰峰岭岭峰峰岭,石石泉泉石石泉。

竹竹松松松竹竹,烟烟雾雾雾烟烟。

 

 

抵黄山(8月9日)

 

闻道黄山尽是诗,几回临访又更期。

今朝万事全抛却,千里来寻天下奇。

 

 

黄山瀑(8月10日)

 

一道飞流无尽头,迎风挂壁落悠悠。

皖南千里愁霪雨,溅玉跳珠早晚休。

 

 

黄山松(8月10日)

 

倒曲横斜处处栽,石泉云鹤两无猜。

游人不解岁寒意,尽向炎天踏暑来。

 

 

松径(8月10日)

 

徐步松阴返自然,蝉鸣高洁却尘缘。

无须着意寻佳境,到处青山有石泉。

 

 

登始信峰(8月10日)

 

雾海云山绝下尘,冯虚羽化立天津。

帝孙一为停梭织,问我人间乞巧人。

 

 

飞来石(8月10日)

 

天外飞来若许年,何时可去补苍天?

人间独惧苍天塌,撑得天高亦释然。

 

 

光明顶望莲花峰(8月11日)

 

是谁琢就一枝莲,独秀东南半壁天?

不见毫光唯见雾,观音可是觅良缘?

 

 

迎客松(8月11日)

 

迎客西来送客东,几多秋雨复春风。

世间唯识公关女,此地缘何一老松?

 

 

上天都峰(8月11日)

 

天都何事贬尘寰?赚得游人舍命攀。

及至峰头寻胜迹,不如山外用心看。

 

 

下天都峰(8月11日)

 

览尽群峰豪兴尽,云梯步步雾中开。

飞桥鱼背堪回首,却怕天都压下来。

 

 

黄山归来(8月12日)

 

乐山为智水为仁,倦极归来满面春。

足力争如心力健,能行绝壁是精神。

 

 

 

 

 

读史记通鉴呈李君相淦(1991年8月16日)

 

史鉴常观转觉亲,盛衰荣辱岂无因?

国宁家给由循吏,世乱年荒起佞臣。

谋政君通今日理,修身我法异时人。

王侯盗贼知何去?司马当初枉费神。

 

 

 

 

 

再呈李君相淦(1991年8月17日)

 

人言难觅是知音,我道知音亦易寻。

信士方能成死友,狂奴不肯结王心。

论文渭北怀天末,分坐管宁识华歆。

但愿同君常往返,尔宜鉴古我知今。

 

 

 

 

 

拟送某君留学美国(1991年8月20日)

 

水异山殊两岸赊,往来消息贯夷华。

长城此日腾金马,神女昔时焕紫霞。

淡淡求财浓问学,深深爱国浅思家。

练成羽翼归林后,一展雄才泛海槎。

 

 

 

 

 

中秋望月(1991年9月22日)

 

夜凉如水露为霜,明镜高悬烛一方。

不照人间烟火色,独摇桂影扰清光。

 

 

 

 

 

自述(1991年9月30日)

 

情味老来难苟群,唯将馀力付诗文。

此心若问何时已,生命还须到十分。

 

 

 

 

 

行香子(题日历末页)(1991年12月31日)

 

浩浩青冥。草草生平。首频回,一片凋零。

何须逐利,不必争名。

羡青山远,滩声久,佛灯青。

阴霾一扫,万国空明。望天涯,海色澄清。

羞谈凤羽,耻说龙鳞。

怕磨柴刀,披蓑笠,诵真经。

 

 

 

 

 

夜起望月(1992年1月9日)

 

寒冲布被起彷徨,仰望中天月泼霜。

万里边关持戟士,不知今夜可思乡?

 

 

 

 

 

读《明通鉴》三题(1992年6月25日)

 

 

一太祖诛功臣

 

死死生生净战尘,一家升陛万家臣。

君恩只许同忧患,嗟尔胡蓝党祸人。

 

 

二成祖夺国

 

杀尽功臣为子孙,削藩靖难闹纷纷。

便宜几个痴男女,长作人间不朽魂。

 

 

三方孝孺

 

谋家治国两蹉跎,刚气化为正气歌。

九族十空千古恨,当年只为读书多。

 

 

 

 

 

农夫词(1992年8月11日)

 

炎炎赤日汗如浆,小憩田头独自伤。

粒粒辛酸空记省,官家一箸半年粮。

 

 

 

 

 

无题(1992年8月14日)

 

奠基开业是良缘,暴饮狂欢欲震天。

既罢烟茶何所事?赈灾刚好去筹捐。

 

 

 

 

 

送次子永华赴浙江大学(1992年8月23日)

 

十年苦习出寒巢,展翅东南云路遥。

若过西湖休看水,钱塘口外有高潮。

 

 

 

 

 

读《明通鉴》英景纪(1992年8月24日)

 

民间尺布尚堪缝,监国蒙尘两不容。

阿弟但求长北狩,乃兄却论夺门功。

 

 

 

 

 

读《明史》宦官传(1992年10月11日)

 

情根虽去祸根存,阴盛阳衰绝子孙。

谋逆易储神鬼弃,君王何事独加恩?

 

 

 

 

 

寄永华(1992年10月24日)

 

离家两月觉三年,舐犊情怀万里牵。

每见朝阳东海出,更期清夜望婵娟。

 

 

 

 

 

寄某先生(1992年10月24日)

 

偶翻《大箕诗词(一)》及《大冶诗词(二)》发现拙作被斧削不堪,不成面目。惭愧之余,作诗以讽。

 

诗词阅罢愧无颜,一字为师我不堪。

寄语先生多记取,读人要比读诗难。

 

 

 

 

 

戏赠罗松青君(1992年10月28日)

 

清晨,罗君松青以其毛发搔余耳后,初不知,后始觉。吴中杰君戏之曰老来犹作小儿态,余因足成之以赠罗君。

 

万事何须特认真,优游岁月长精神。

老来犹作小儿态,任是调皮也逗人。

 

 

[附]罗松青君戏步原韵10月29日)

 

白发顽童可认真,书烟并用太痴神。

悄将一发撩双耳,左右搔空乐煞人。

 

 

 

 

 

赠高中同学周志芳(1992年11月2日)

 

相逢母校话同窗,学友情深未敢忘。

三十三年才半梦,不知人事几沧桑。

 

 

 

 

 

无题(1993年3月25日)

 

讲课至半,蓦然大雨大作,学生引领望户外,

余即停课,命学生即景写诗,余亦因成一绝,当

即抄示学生

春霖如火至,仓促难提备。

借问我农夫,禾苗遭损未?

 

 

 

 

 

全国中学语文考试学研讨会(1993年3月28日)

 

各路英雄聚满堂,都从考试做文章。

南金北玉交流广,更有专家一技长。

 

 

 

 

 

初入小三峡向何以聪汪文汉黄清泉诸教授求韵

 

(1993年3月30日)

 

灵芝独秀龙门口,栈道犹存蜀道难。

人力天工皆巧绝,大宁河上展奇观。

 

 

[附]三教授和韵

 

 

一何以聪和韵

 

小三峡里藏新绿,春雨初晴展笑颜。

柳叶如烟风浪急,轻舟飞过银窝滩。

 

 

二汪文汉《奉和周根平学友》

 

神力天工奇且雄,秀美巫峡如画中。

骚人墨客吟唱在,情满山水我亦同。

 

 

三黄清泉《初游小三峡兼和周根平同志》

 

小小三峡踞上游,难忘岁月水悠悠。

龙门难锁春风意,又绿千山万壑幽。

 

 

 

 

 

深入小三峡向左兵温启新先生求韵(1993年3月30日)

 

巫溪一段奇何在?画水诗山造化裁。

曲曲回回瓢柳叶,重重叠叠翠屏开。

 

 

[附]左兵《和周根平先生走出小三峡》4月3日)

 

三峡胜景随人意,锦水绣山巧手裁。

驾御急流闯世界,今朝栈道邓公开。

 

 

 

 

 

过神女峰二首(1993年3月31日)

 

 

 

山城一别顺流东,船过巫山十二峰。

神女依然江上望,含情可是小孤浓?

 

 

 

楚王何去觅新知?留下人间一段痴。

行雨行云朝复暮,年年依约旧风姿。

 

 

 

 

 

过香溪(1993年3月31日)

 

巫峡乘风半日游,香溪遥指思悠悠。

汉宫不肯藏春色,毡帐空馀去国愁。

 

 

 

 

 

东风第一枝(题《香樟流韵》第一集)(1993年4月2日)

 

冉冉东风,涓涓细雨,一枝初透春意。

香樟流韵情怀,野草争春风致。

握毫铺纸,饱蘸墨,吟情写志。

君莫笑,清水芙蓉,却是天然可喜。

初生犊,尤多虎气。向文苑,铅刀敢试。

心声出自心间,一任他人评议。

文人多少,未必是天生才子。

待到那春色满园,再看万般红紫。

 

 

 

 

 

谷雨初晴二首(1993年4月20日)

 

 

 

一春烟雨一春凉,信步郊原野兴长。

草色深深花色老,东风骀荡送泥香。

 

 

 

绵绵春雨滞春寒,绿叶成阴众卉残。

独有篱边红一点,为何如此耐人看?

 

 

 

 

 

新渔父词三首(1993年7月8日)

 

 

 

箬笠蓑衣度小桥,冲风冒雨不辞劳。

红尘深处求高价,晒网滩头漫点钞。

 

 

 

三天晒网两天渔,鱼税交来万事无。

活命何须甘旨味,风波不必卜前途。

 

 

西塞山前已合资,子陵滩畔建公司。

磻溪石上青苔滑,何处人间有钓矶?

 

 

 

 

 

读次子永华信写诗赐之(1993年7月8日)

 

谁能长挂一帆风?正与山泉蓄势同。

在涧迂回时涨落,入江浩荡便投东。

 

 

 

 

 

读书(1993年7月8日)

 

昼扰青蝇夜扰蚊,频挥葵扇蛀诗文。

求仁自得原无怨,万贯何如万卷尊!

 

 

 

 

 

闲居(1993年7月25日)

 

才及知天命,悠悠竟白头。

生来常读史,老去不同流。

岁月何其阔,功名只么休。

唯将馀笔墨,惴惴写时忧。

 

 

 

 

 

纳凉(1993年8月1日)

 

小楼高卧寂无哗,几处蝉吟树影遮。

但得清风凉夜夜,南箕北斗任横斜。

 

 

 

 

 

闲情偶寄(1993年8月8日)

 

金笼曾锁苦啼春,一返林间染俗尘。

难得自由鸣世事,不应缄口作闲人。

 

 

 

 

 

无题(1993年11月4日)

 

不采东篱菊,闲观司马文。

声名头上帽,政治眼前云。

报国徒吟句,忧时独献芹。

升沉多少事,纶下看波纹。

 

 

 

 

 

秋晚难望(1993年11月5日)

 

独立秋风里,晚霞半壁阴。

青山如抹彩,白水更流金。

望过衡阳雁,遥怜赤子心。

邓公真远略,两岸有知音。

 

 

 

 

 

满江红(秋感)(1993年11月5日)

 

一雁惊秋,孤负了黄金时节。

回首处,阳光雨露,海天空阔。

年少不知天远近,三坟五典曾批阅。

忽一声鼓角揭天来,黄粱灭。

 

文四卷,歌三阕。忧与闷,凭谁说。

对豪言壮语,气吞声绝。

斗转春风知几度,满头无奈丝丝雪。

幸天公贷我以年华,从头越。

 

 

 

 

 

续鼠祸(1993年11月14日)

 

鼠祸由来及国邦,诗人代代着文章。

宵眠窸窣频惊梦,昼窃招摇漫绕床。

大腹便便贪彼黍,肥头汲汲据官仓。

养成斯患伊谁过,独对群猫思渺茫。

 

 

 

 

 

吊汨罗二首(1993年12月3日)

 

 

 

汀兰岸芷了无痕,屈子祠前塑像嗔。

借问江涛何太急,只今犹有未招魂。

 

 

 

秦楼楚馆已无存,霸业峥嵘梦一痕。

独有离骚千古唱,最难销灭是忠魂。

 

 

 

 

 

过湘江大桥(1993年12月4日)

 

橘子洲如柳叶舟,中分湘水洞庭流。

长桥高卧波心影,上下天光一色秋。

 

 

 

 

 

贺新郎(1993年12月8日)

 

一介书生耳。

把功名一番堪破,一番料理。

雅颂离骚愁处读,又被渊明陶醉。

荷莜者异时知己。

青眼向人遭白眼,这尘世轮转真儿戏。

凭谁说,此中味?

 

东升日月西沉坠。

且由它春秋冬夏,循环不已。

世事荣枯关切处,把笔轻轻拈起,

寻几句雕虫小技。

身后是非何足论,要生前不做亏心事。

知余者,二三子。

 

 

 

 

 

读谢安苏武传(1994年1月2日)

 

未有东山志,难为北海功。

黄河流不息,青史几英雄!

 

 

 

 

 

读留侯传(1994年1月4日)

 

为有冥冥志,方成赫赫功。

留侯初不忍,安得论英雄!

 

 

 

 

 

望雪(1994年1月17日)

 

寒气侵裾久不消,朔风时击户前蕉。

几回赚我掀帘望,云意深深雪意遥。

 

 

 

 

 

初七日始雪(1994年1月18日)

 

竹里寻吟兴,居然朔气吹。

暗香清俗念,瑞雪作诗媒。

天下寒应重,心中乐有涯。

句成如挟纩,何必问鸱夷。

 

 

 

 

 

十五夜望月(1994年1月26日)

 

月下悠然立,中心一虑悬。

嫦娥时掩面,羞照绮罗筵。

 

 

 

 

 

岁将暮(1994年1月29日)

 

岁老心难老,韵穷诗不穷。

平生多傲气,独听一声钟。

 

 

 

 

 

枯树(1994年2月26日)

 

万木争春日,门前一树枯。

干粗皮亦厚,枝劲叶全无。

培土劳朝夕,除荒病妇姑。

刨锄寻治理,有蠹伏根隅。

 

 

 

 

 

次子永华于家书中夹寄梅花一朵因而有作

 

(1994年2月27日)

 

一枝疏影传消息,为报平安入武林。

遥想西湖多鸟语,不如书里觅知音。

 

 

 

 

 

初闻春雷(1994年3月6日)

 

东风轻发雨轻催,熠熠青光殷殷雷。

时节更逢惊蛰暖,衰颜今始觉春回。

 

 

 

 

 

春雨绵绵寄乡中故人(1994年3月7日)

 

杨柳东风雨杏花,踏青何日访桑麻?

不妨城里千杯少,醉卧吾家即汝家。

 

 

 

 

 

二月初二日巳时大雪偶作仅十分钟雪霁天晴

 

(1994年3月13日)

 

初疑柳絮因风起,旋作高天斗玉龙。

借问星河谁补漏,奈何潇洒十分钟?

 

 

 

 

 

春雪过后新晴(1994年3月14日)

 

无端岁月去如梭,老大逢春诗意多。

新染陂塘融嫩色,初匀杨柳弄清波。

雏鹰日下争投影,黄犊风前缓踏莎。

倦眼长舒看宇宙,心潮涌涌漫星河。

 

 

 

 

 

春日郊行(1994年3月19日)

 

城中方睡美,郊外已耕忙。

野碧兼明水,天青更艳阳。

临风如把盏,掬土即怀乡。

我亦农家子,春泥未敢忘。

 

 

 

 

 

春情秋意(1994年4月5日)

 

平铺碧野三千里,融入长天七彩光。

草色朦胧山远近,白云荡漾水中央。

呼鸡翁媪鸡群里,戏犊儿童犊后藏。

他日归来先种菊,篱边相对满头霜。

 

 

 

 

 

登滕王阁(1994年4月19日)

 

岳阳黄鹤与浔阳,天下名楼各擅场。

更有滕王临赣出,襟山带水尽文章。

 

 

 

 

 

午后闷热忽然雷电交汇风雨骤至喜而有作二首

 

(1994年5月13日)

 

 

 

陡然云聚电光临,雷撼风摇万树林。

盖地铺天如泻玉,是谁感动上苍心!

 

 

 

不缘消暑浥埃尘,净洗城中万木新。

垅垅丘丘苗得雨,株株穗穗足精神。

 

 

 

 

 

桂子山阅卷有感兼答项锦华先生(1994年7月17日)

 

三秋桂子欲飘香,十万文章待品尝。

仁智由来难一统,精粗自是易衡量。

休言老朽将投笔,且喜新生渐擅场。

相约明年来此会,更添白发又何妨。

 

 

[附]项锦华先生《七律桂子山阅卷感怀

 

敬请周老师斧正》(1994年7月15日)

千株桂子拔新枝,又是莘莘折桂时。

白日年年添白发,青灯夜夜伴青丝。

成才百计争尝试,斗艳群芳竞护持。

待到神州皆锦绣,泪泉飞作酒盈卮。

 

 

 

 

 

向齐鲁一路游去(1994年8月3-6日)

 

 

一孔林(8月3日)

 

古木苍藤神道开,游人不绝此中来。

可怜洙泗弦歌地,满目而今尽绿苔。

 

 

二岱庙望岳(8月3日)

 

雾锁烟封欲见迟,忽于云际露神姿。

遥看刻石祀天处,长想子婴系颈时。

 

 

三雾中登泰山(8月5日)

 

为觅诗情入泰山,徒闻唧唧与潺潺。

山神底事欺游客,不是烟云不许看?

 

 

四崂山观海(8月6日)

 

天水相依共莽苍,包容万类有深藏。

忽然一线来天末,挟带雷声扑岸狂。

 

 

 

 

 

杞忧(1994年9月24日)

 

高突如林欲拄天,文明气象史空前。

偏偏不见莺巢树,只有黄云卷黑烟。

 

 

 

 

 

大冶县政府下令捐款振灾(1994年11月28日)

 

自古天灾可奈何,幸无刁吏巧催科。

休言上帝慈悲少,雨露原来只许多。

 

 

 

 

 

第二次下雪不大而冷(1995年1月11日)

 

一场深雪久难消,又见高空着意飘。

耐得祁寒三四九,明年定有谷丰饶。

 

 

 

 

 

临江仙(看电视剧《三国演义》)(1995年2月2日)

 

看罢孙权刘备戏,英雄天下唯操。

武功文治出群曹。

东征西讨苦,横槊赋诗豪。

鼓角烽烟成故事,边城古道萧条。

长江依旧浪滔滔。

几回临赤壁,满眼尽蒌蒿。

 

 

 

 

 

再登滕王阁(1995年3月26日)

 

满眼风光天地意,一楼诗画古今心。

江山胜迹前贤笔,助我登临复有吟。

 

 

 

 

 

心迹(1995年4月4日)

 

少年厉志竟迟迟,岁月悠悠合有期。

皓首吟诗心自壮,忧时忧国老何时!

 

 

 

 

 

清明祭扫归来(1995年4月5日)

 

弥望菜花稠,春风送暖流。

墓田今我扫,桑梓又谁修。

魂断纷纷雨,诗消黯黯愁。

夜深归坐久,神作葛天游。

 

 

 

 

 

三月二十一日夜风雨继作(1995年4月20日)

 

潇潇夜雨觉轻寒,一带雷声似急湍。

电舌穿云灯失色,风头破户发冲冠。

不妨书里寻忧乐,总念巢间损翮翰。

竟日辛劳妻睡美,梦中时发老来鼾。

 

 

 

 

 

山行至山家用孟浩然韵(1995年4月23日)

 

浅浅深深绿,红红白白花。

潺潺偕唧唧,曲曲复斜斜。

万万千千竹,三三两两家。

衣冠存古朴,童稚解桑麻。

 

 

 

 

 

望晴(1995年5月1日)

 

东风长不息,春雨湿连宵。

雾柳藏深绿,溪声漫小桥。

徘徊低燕子,萎靡短禾苗。

天意高难问,人情乐舜尧。

 

 

 

 

 

喜晴(1995年5月5日)

 

东风今始息,地气暖晴郊。

细柳飘鹅绿,清溪舞楚腰。

穿林飞燕子,弄日长禾苗。

天意怜农圃,人间乐舜尧。

 

 

 

 

 

独坐(1995年5月11日)

 

独坐孤灯夜向阑,眼前家国总盘桓。

如何超脱萦身事,李句苏词信手翻。

 

 

 

 

 

升国旗(1995年5月15日)

 

国歌声里起红旗,众目同心共此时。

战血凝成初日色,热风吹拂老龙姿。

胸中自卷黄河浪,世上应多正气诗。

曲罢翻身抬望眼,市朝扰攘动遐思。

 

 

 

 

 

午前闷热难耐午后暴风骤雨掀天揭地而至

 

(1995年8月11日)

 

蚊蝇窜匿蚁苍皇,坐卧难安如探汤。

到底狂风偕骤雨,摧株拔屋势何强。

 

 

 

 

 

雨过天青(1995年8月11日)

 

一番风雨一番新,朽折枯摧见本真。

小立楼头随意想,花颜草色胜初春。

 

 

 

 

 

无题赠某(1995年9月15日)

 

富贵荣华适偶然,请君翻读枕中篇。

但求蒸黍能充腹,休管公侯几十年。

 

 

 

 

 

闰八月十五日校园小立(1995年10月9日)

 

人言闰八示灾殃,我爱中秋岁有双。

千里清明谁点缀,众枝摇落不悲凉。

萧萧自觉侵衣久,唧唧无妨唱恨长。

四顾夜深相伴我,天边皓月草头霜。

 

 

 

 

 

对盆菊(1995年10月16日)

 

香冷枝疏耐我观,一回相对一忘餐。

几人能得陶潜趣,不把南山着意看?

 

 

 

 

 

清晨天空如洗旭日东升明月西沉刹时恰成照花之前后镜检日历九月既望立冬

 

(1995年11月8日)

 

晨钟敲梦醒,出户晓寒轻。

东海浮金碧,西山挂镜明。

无风桐叶坠,有意菊花荣。

冬至春当迩,虚生又一程。

 

 

 

 

 

读书自感(1995年11月11日)

 

少作骑驴想,春风独到今。

白头谁共老,万卷古人心。

 

 

 

 

 

寄左兵先生(1995年11月27日)

 

不是知音莫苟谈,十年岁月尚馀寒。

大江东去开怀日,纵有回流也耐观。

 

 

 

 

 

读报有感(1995年12月21日)

 

世俗民情日见非,报端时作子规啼。

可怜夜半无多血,何事东风不肯归。

 

 

 

 

 

时装(1996年1月2日)

 

时装岁岁有新招,袒背拖肩约束腰。

自谓登峰观止矣,冬裙夏袄起新潮。

 

 

 

 

 

有感(1996年1月26日)

 

生逢治世更何为,万物随缘尽展眉。

纵是才情能耐老,不关时态不吟诗。

 

 

 

 

 

独步山间(1996年2月1日)

 

独步山间又若何,人宁境静夜融和。

微霜初结径边草,宿鸟时鸣枝上窠。

几朵暗香风断续,一溪明月桂婆娑。

牢愁满腹今安在?不合时宜事正多。

 

 

 

 

 

咏苔萍(1996年3月23日)

 

不待春来先自栽,池边砌下兴悠哉。

有谁未识穷通理,且读青萍与绿苔。

 

 

 

 

 

连日阴雨不开(1996年3月26日)

 

江南已惯雨绵绵,岂料今年盛往年。

沮我郊行妨稼穑,晴馀原是读书天。

 

 

 

 

 

二月十一夜望月(1996年3月29日)

 

久雨初晴月色香,欲圆还缺固无妨。

嫦娥应是人间女,何作徐娘半面妆?

 

 

 

 

 

日间大晴夜间大雨(1996年3月31日)

 

放晴才半日,红紫一时开。

喜极忧从伏,无人悟得来。

 

 

 

 

 

起早辅导学生有感(1996年4月19日)

 

晴天纸上批鸦字,雨夜灯前诵伐檀。

曾笑世人求五斗,徒然我止羡三竿。

 

 

 

 

 

无题(1996年4月19日)

 

笑脸常从戚戚开,有时无意托双腮。

自家有闷自家解,不许妻儿率意猜。

 

 

 

 

 

春草(1996年4月21日)

 

东风无隐草,无处不争荣。

茸藓侵阶绿,浮萍漫水青。

未曾遭野火,岂得重春情。

遥想终南径,萋萋一样生。

 

 

 

 

 

读明史《张居正传》(1996年4月26日)

 

裁官肃政遭人怨,上下依违愧圣贤。

荣辱是非浑见惯,要留青史一条鞭。

 

 

 

 

 

信步青龙山公园(1996年4月26日)

 

读书连日也无聊,闲趁春阴远市朝。

湖面经风频展媚,柳丝得雨不藏娇。

莺声婉转穿香径,燕羽差池度小桥。

独坐山亭还独笑,苍苍谁复计萧萧。

 

 

 

 

 

游木兰山见一处牌坊题作唐木兰人问其故余答以诗

 

(1996年5月7日)

 

阿瞒七十二疑冢,关帝神灵处处家。

留得心中豪女在,木兰何必定开花。

 

 

 

 

 

应学生左丽芬之请读《母亲》并写诗以赠

 

(1996年6月2日)

 

孟母有三迁,精忠万古传。

母亲真不老,高氏着长篇。

 

 

 

 

 

读《梅花岭记》后(1996年6月11日)

 

课前端坐发幽思,青史茫茫可法谁?

授命正当城陷日,梅花岭上不胜悲。

 

 

 

 

 

连日阴晴不定冷热无常余独不觉人以为麻木而余读报不顾也

 

(1996年6月11日)

 

阴风烈日两交加,裘葛相更似转车。

身痹不知凉热异,来从表上读温差。

 

 

 

 

 

读史(1996年6月26日)

 

是谁一炬照咸阳,万代秦宫彼黍长。

借问星星有多少?如今处处起阿房。

 

 

 

 

 

向桂林一路游去八首(1996年7月19-23日)

 

 

一车阻祁东二首(7月19日)

 

下车随步看祁东,简朴衣冠存古风。

柳子当年应过此,市朝人物两融融。

古属南荒烟瘴地,如今风物也依然。

岂知有限人生里,又在祁东耗一天。

 

 

二望独秀峰(7月21日)

 

初如少将营前立,更是杨妃出浴时。

山水由来天下甲,此峰原是甲中奇。

 

 

三游漓江二首(7月22日)

 

千奇万怪万千姿,鬼斧神工信有之。

作笔作刀还作柱,如奔如卧更如嘶。

亚夫武库孟尝客,韩子文章太白诗。

我愿他生生此境,看山一日十三时。

漓江两岸丛丛竹,丛竹渔家掩映深。

竹筏飘江如柳叶,虽无潮弄也惊心。

 

 

四游七星岩芦笛岩(7月23日)

 

如进盘陀路,弯弯暗暗通。

低头沉海底,仰首入天宫。

 

 

五游漓江后登独秀峰(7月23日)

 

漓江一碧流千里,独秀南天第几峰?

坐水看山山似我,登山临水水如风。

 

 

六游阳朔(7月23日)

 

看山须看陡,行路喜行平。

行看难相舍,阳朔最多情。

 

 

 

 

 

立冬后一日校内小园赏菊(1996年11月8日)

 

昨夜疏疏雨,今晨淡淡风。

秋光何处觅,看取一丛丛。

 

 

 

 

 

孙女贝贝二岁能唱多支儿歌诵四首唐诗今日表演全套节目余喜而有作

 

(1996年11月11日)

 

阅世年方二,能吟小杜诗。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如丝。

 

 

 

 

 

望远行(送女儿女婿及外孙赴新西兰国)

 

(1997年2月23日)

 

举杯挥手,遥相送,春燕将雏高翥。

浅蓝深碧,海色天容,随汝顺风飞度。

送暖东风,犹自春寒料峭,他域未消炎暑。

最关情,唯有世间儿女。

 

匆遽。看惯峨冠博带,却去听夷歌洋语。

创业维艰,立家非易,荆棘横陈前路。

须信祁寒收尽,阳光明媚,一路花开无数。

待月逢三五,金樽同举。

 

 

 

 

 

课罢(1997年4月6日)

 

绿窗青案祥和日,课罢归来读楚骚。

更有春风如侍读,翻书省我指头劳。

 

 

 

 

 

香港归自海角(1997年5月20日)

 

天涯沦落似孤舟,万顷狂涛卷未休。

有国难投篱下恨,无人可解指南忧。

百年雾锁家山阔,一旦云开涕泪收。

乡俗乡音终不改,拚将血肉补金瓯。

 

 

 

 

 

归国谣(香港归来)(1997年5月27日)

 

何样乐?漫卷诗书归海角。百年奇梦今方觉。

故人相对频斟酌。伤漂泊,悠悠往事从头说。

 

 

 

 

 

再为香港回归作(1997年6月26日)

 

沉沉雾夜百年间,海日曈曈复见天。

历史原由人作主,国家当以武为先。

若非改革强兵食,岂有回归奏管弦。

盛世长师危世事,纵横捭阖往无前。

 

 

 

 

 

桂子山阅卷再呈项锦华先生(1997年7月10日)

 

又是相逢小暑天,稳持三寸笔如椽。

萧萧白发精神健,为录人才不计年。

 

 

[附]项锦华先生《步周先生原韵奉和》(7月11日)

 

满山嘉树已参天,独相楠樟作檩椽。

早筑神州楼百尺,园丁辛苦未穷年。

 

 

 

 

 

乡间小径(1997年8月30日)

 

乡间小径纵横斜,乡草乡花左右遮。

行处不知天早晚,再回头去认吾家。

 

 

 

 

 

苦吟灯下答纪拥军先生(1997年12月29日)

 

为觅诗朋鬓已秋,悚然自谓此情休。

口中常诵清平乐,心底难消杞国忧。

虽是雕虫关气运,不妨纵笔写牢愁。

时逢岁暮春来早,幸遇先生可与谋。

 

 

 

 

 

春分大雪三日不消前所未见(19983月24日)

 

生平最爱雪纷纷,上下茫茫一色匀。

听说年丰当隔岁,不闻瑞雪降春分。

 

 

 

 

 

清明郊游(1998年4月5日)

 

两三村女扑游蜂,嬉戏全忘春意浓。

乱入深林人不见,一园桃色透衣红。

 

 

 

 

 

为《三[3]班同学录》写(1998年6月16日)

 

业成今日志弥坚,瞻望前程路八千。

海角天涯长念念,最难忘是此三年。

 

 

 

 

 

西江月(赠三[9]班学生)(1998年7月4日)

 

曾种碧桃露下,又栽红杏云间。

平生更是渡湖船,专渡众生彼岸。

苦汗三年流淌,春风秋月等闲。

如今临别赠无言,但愿诸君如愿。

 

 

 

 

 

为大冶诗联学会换届作(1998年7月25日)

 

榾柮蓬茅曾寄语,于今已历八周星。

诗林老叶扶新叶,共唱人间不了情。

 

 

 

 

 

夜经城东开发区(1998年10月7日)

 

撑天楼阁挂灯红,一路经行一路风。

虽是夜深歌扰攘,依然酒绿月朦胧。

向时此地多萤火,今日何由听小虫。

丝管喧阗诚盛事,桑麻寥落感无穷。

 

 

 

 

 

大冶湖大桥看水(1998年10月8日)

 

桥头独立见何如?风浪无心自卷舒。

寄语乡亲收泪眼,一湖白水一湖鱼。

 

 

 

 

 

访三峡工程(1998年12月6日)

 

驱车千里觅平湖,不意天公封画图。

一片烟云迷望眼,唯从心里想规模。

 

 

 

 

 

烈士彭志龙诗画展看后(1999年1月12日)

 

已经追认复何如?但愿妻孥食有馀。

诗画满墙身后事,英雄原不读诗书。

 

 

 

 

 

六十初度(1999年3月10日)

 

预言六十已成功,再约廿年应路通。

若到八旬心必火,期颐也属快哉风。

 

 

 

 

 

为老年大学学员作(1999年3月22日)

 

十载悠悠不觉长,古今人事漫平章。

诗书自可疗忧疾,不用儿孙侍药汤。

 

 

 

 

 

拟退休呈校长陈韶和先生(1999年4月5日,清明)

 

平生交际重情真,一旦离违倍足珍。

本欲穷年酬万一,奈何衰朽不由人。

 

 

 

 

 

收看邵云环许杏虎朱颖骨灰盒运抵北京电视报道

 

(1999年4月12日)

 

举国无言尽默哀,自家尸骨自家埋。

睡狮依旧鼾声稳,耐得群夷吊胆猜。

 

 

 

 

 

再游小雷山(1999年11月4日)

 

十年来觅旧游踪,秋叶春花两不同。

未为时移迷本性,孑然崖畔一枝松。

 

 

 

 

 

咏莲花迎澳门回归(1999年11月20日)

 

世纪之交喜有加,紫荆开后又莲花。

清涟不夺回归志,阴极阳生即到家。